使确认:“没有。”
杨嗣唇角微沉,道:“这封信不对。”
节度使不悦:“这是太子的亲笔信,有东宫的印章,我再三确认,岂能有假。”
杨嗣站得笔挺,淡漠道:“节度使在幽州十余年,和周围乱民为邻居,对他们十分熟悉。年关如此重要关头,应该是节度使这样熟悉幽州的人留守此地。而我熟悉万年县,熟悉关内地形……理应由我带兵入关,而不是节度使。”
他这般一说,节度使便也觉得奇怪了。
杨嗣:“恐长安有变。请府君按兵不动,留守幽州;我替府君带兵走一趟万年县,安抚流民。我亲自写书与殿下说与此事,他不会怪我的。”
想到自己这个女婿和太子的关系,节度使犹疑一下,答应下来。
杨嗣回去自己的府宅,本打算写信,却又停笔。他虽不是言尚那般聪敏过人的人,但他多年军旅养成的敏锐直觉告诉他,一定有什么变化。他不信太子比起信任他,更信任幽州节度使。
杨嗣打算亲自回长安一趟。
-----
十二月底,出使周边诸国长达四年的大魏出使团回来了大魏。
百姓们夹道欢迎,长安官场也为之欢喜,中枢专门设宴款待这些漂泊了四年的人。当年出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