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选第三句?”
徐昭明说道:“第三句诗写的是‘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意思是每年战死无数人,只换来胡人的葡萄传入中原。这说明,写在汉朝前的《诗三百》是不会有‘蒲桃’的!”
东莱先生笑问:“你知道《诗三百》里的诗大多写在什么时候的吗?”
《诗三百》可都是歌谣来着,徐昭明还会唱好多呢,这问题根本难不倒徐昭明!
徐昭明想也不想便答道:“约莫是周王朝到春秋战国时期吧,反正比汉朝要早。”
读诗的人不一定读史,所以哪怕《诗三百》曾被孔圣人列为读书人必读书目之一,不少人听完题后压根反应不过来这道题在考校什么,下意识地把诗中提及的花木与《诗三百》里头出现的诗逐一比对下去!
一比对,可不就耽搁了吗?
最后这道题答错的人竟有六十八个之多,可以说是全场错得最多的一道题了!
这样一来,徐昭明的总分就超过了两百分,是今天五位挑战者之中分数最高的!
徐昭明赢了!
他拿下了这场文会的第一次攻擂资格!
安分了整场比赛的小纨绔们立刻跳了起来,一人抱了一束花往擂台上跑去,人手一束的鲜花瞬间把徐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