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还特意了解过毛瓷的一些信息。所以说起来,她对毛瓷的了解并不少。所以哪怕眼前这件毛瓷赝品因为长期掩埋在地下看上去多了一些历史韵味,但丁伊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件赝品,而且还是一件半真半假的赝品。
至于为什么说半真半假,那是因为这件小碗的制作材料中有了不少从真正的毛瓷碎片中提取出来的关键材料。
但也因为这种材料提取出来的数量不足,所以这件小碗的表象就没有真正的毛瓷那么通体透亮,以及润而不锐的韵味。
从这方面来讲,或许当初那个制作这件赝品的人也只是想仿制一件毛瓷而已,毕竟毛瓷碎片的价格也不便宜,能用如此高昂价格的原料来制作这件小碗,就足以见得制作者的初心应该只是单纯的想仿制一件毛瓷。
但偏偏最终提取出来的原料不足,又或者是制作者改变了主意,不甘心只制作一件毛瓷,最终就弄出来了这么一个半真半假的东西。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要的,真正让丁伊判断这件小碗是赝品的依据还是上面的一个很明显的破绽——一个落款。
丁伊没看到小碗底部的底款是什么,但她一眼就看到了碗壁上有一个小小的红章,上面刻着的是一个“张瓷”两个篆书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