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摆放着指南针,此时的指南针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
也就是水浮法式样的指南针。这倒也不怪赵德昭为何不简化指南针,只是事情太多,不可能一件件都记在心上。
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地区乃是流求的北部,一座后世被称为“东亚第一金都”——金瓜石。
说起这个金瓜石,现在来说只是一个荒无人烟之地,而到了清朝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这个地方才有五户居民移居到碑尾,盖了五间草寮,定居下来,今天“五号寮”的地名因而得来。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在光绪十九年,这五户居民上山种地去之后,忽然一锄头下去,一块金光闪闪的形似大瓜的金子露出地面。那人激动万分,将此事告诉了众人,之后一传一十传十地,大量居民搬迁于此,寻找矿脉。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战败,台湾被日本占据,而日治时期日本人来金瓜石开采金矿,居民又再度大增,金瓜石地区也日益繁荣,于是又开发了瓜山里和三尖鞍等地区,逐渐成唯一个地方生活圈,金瓜石便有“东亚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