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琉璃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做啊,而且在大宋琉璃的价格可是居高不下,十分稀少,基本都是从西域国家进来的,此时的琉璃基本上都是浑浊的,里面含有大量的铅、钡,所以透明度不高。
玻璃在古代中国曾有多种称谓。其中发音非常相近的就有琉璃、流璃、璧琉璃、陆璃、玻黎、琉琳、还有五色玉、药玉、罐子玉、水玉、水精等等。还有古籍赋予玻璃“明月”、“夜光”美名。
为了此事赵德昭还专门去国史馆去找资料,还去烧瓷器的窑厂去考察,顺便也回忆了一下后世课外所学的一些制作玻璃的知识。
赵德昭大概知道这么一些原料:石英砂(sio2),纯碱(na2co3),方解石(cao),石灰石(caco3),硼化合物(b2o3),碳酸钡(baco3)。
辅助原料:橙色剂,着色剂,乳浊。助熔。
随即他让工匠去试验了,但是效果不明显,也就一直让人在那里试验。
……
终于过年了,这一年十分紧凑,所幸将作监工匠在过年前已经完成了赵德昭要求的一些婴儿所用器具,然后赵德昭吩咐这些东西全部搬入仁明殿内,贺氏见了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很惊讶。随即赵德昭解释一番,贺氏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