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老太太心疼不已,不住的劝他慢点吃。
岳阳吃了几块点心后感觉原本空荡荡的肚子好过多了,这才打起精神问道:“好了奶奶,这天色都快变黑了,您还把大伙叫来到底有啥事您就直说吧?”
老太太轻叹了口气,“孙儿,你已经长大了,也是时候挑起岳家的重担了,你先看看这个把。”说完,老太太把桌上的一份“名帖”递给了岳阳。
岳阳好奇的接过名帖看了起来,这个时代的名帖就好比后世的名片,不过却是要比名片大多了,就象这份名帖颜色为大红色,长为七寸,宽为三寸,帖子的右上角写了“郑发奎”三个小拇指般大小的小子,中间则用大字写着“六月十五,盼岳家家主前往应州府知府衙门一叙。”
看到这里,岳阳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古代的名帖可是有讲究的,一般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谦恭,“名帖”上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傲。这个郑知府把自己的名字写得如此之小,却把所叙之事写得如此之大,这显然是不把岳家庄放在眼里了。
岳阳皱了皱眉头,“奶奶,这个郑发奎不是咱们应州城的知府大人吗,他怎么会给咱们下名帖让咱们明天到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