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暑气渐浓,机甲大赛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校园内的气息和气温一样,每日都在提高。
第四轮角逐展开前夕,两支国外使团首先来到首都,在经过一番友好磋商、并与还在路上的其它队伍沟通后,决定组建临时一支国际联队,共同参与本次大赛。
一所学校的内部事务变成国际竞赛,事情的性质发生根本转变,消息一经传出,整个联邦、乃至世界都为之震动,引发无数人关注。
需要提到的是,这其实是早就定好的事情,只在细节上有出入。原来计划内部赛事完成后,军校组建一支队伍与国际联队进行对抗演练,演练的名称甚至都已经取好,为“和平之光”。现在,和平演练计划取消,改为国际联队的学员直接参与大赛竞争,按照相同规则与军校学员同台竞技。与此同时,各国的机甲设计专家、军方代表将对比赛经常跟踪分析,试图以此为契机,对机甲的发展方向进行研讨,尝试新方案。
对比后很容易发现,原来的方案主要针对机甲战术运用,考察的是机甲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其次才是机甲本身、以及机甲人才的储备状况。新方案将战术方面的内容抹掉,完全以机甲本身为考察对象。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次技术革新的重大契机,比一两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