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公孙未明冷哼一声,“这家伙是给姓段的报信去了吧?”
“随便他吧,”李永生微微一笑,“咱们并不需要忠义县多少配合,他们能出一块地就行了,本来想可以帮着扩大一下忠义县城的,他们不珍惜,那就算了。”
常县尉冷不丁地说一句,“其实方县丞是担心流民冲击了他的产业。”
“方县丞的产业?”李永生听得眉头一皱,“他是本地人出仕?”
前文说过,中土国官场有规定,不许官员在家乡任职,尤其是正职,一定得是外地的,县丞是副职,有时候可以适当通融一下。
“方县丞是隔壁桐灵县的,”常县尉恭恭敬敬地回答,“县城里的山货铺子,就是方县丞的几个关系开的,收入颇丰。”
山货铺子,在忠义算得上一等一的好买卖,这大山里的几万黎庶想活下去,肯定是靠山吃山,向外售卖山货。
忠义县里山货铺子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操持在方县丞的手里,就连段县尊也争不过他。
原因很简单,县尊不是本地人,甚至不是本府人,做这个买卖不趁手。
忠义本县人里,也有几个大一点的家族,开了山货铺子,托庇在常县尉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