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荤山即为斗战的意思,安禄山自少年时就好斗勇争,由此和史思明(此时名为崒干)等人结伴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团伙。待其长到十六岁之时,得继父安延偃之助,谋到了一个诸市牙郎的差使。
此差使并非官家秩内之授,大约为边关互市上的一个经纪人而已。安禄山得此位置,磨炼出了两桩好本事,一为锻炼出买卖人所具有的眼光和嗅觉;二是与多族人交往,学会了九种言语,从而善于与各族人沟通。
安禄山此时仍然与史思明一干人抱成一团儿,二人皆凶猛好斗,这看家的本事并未落下。安禄山为诸市牙郎,其俸资实为了了,远没有和史思明等人一起强取横夺来得畅快。他们如此混来混去,安禄山不觉就到了三十岁,是年其流年不利,估计他们生计无着,就铤而走险盗人羊群,不料被抓,按例当斩。
安禄山久在诸市穿行,颇知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事迹,并曾经远远地瞧见过张守珪的模样。事有凑巧,当衙役押解安禄山、史思明一干人犯行在路上之时,张守珪的仪仗恰恰从对面行过来,沿途人众按例为之让路。
安禄山粗豪的面庞之下有着一颗善断之心,他瞧见张守珪的仪仗迎面走来,当即计上心来。他觑准张守珪离自己最近的时候,忽然大声喊道:“张大使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