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瑶看了一会儿,问道:“为什么是卖小鸡,赊小鸭呀?”
大家笑起来,一个婶子给她解释:“小鸭好养活,长得快,卖小鸭的愿意赊呗。这小鸡可容易死了,一个不好就死一大片,他赊给,到时候不给他钱,他不是亏死了。”
包括那卖小鸡小鸭的内大家都笑,秀瑶这才解了疑惑。柳氏买了二十只小鸡,八只小鸭。小鸡容易死,到最后可能剩下□只就不错,小鸭子则基本都会活下来。
大家忙活着呢,又听见一个喊,“磨剪子来,戗菜刀——”
这时候那些妇有需要的就嚷嚷:“哎呀,家的剪子不快了,得去磨磨。”又有哪个家里菜刀需要磨了,“磨菜刀的,家那菜刀让自己磨哑巴了,能磨好不?”
那磨菜刀的喊道:“保管给磨得吱哇乱叫能说会道!”大家都哈哈大笑,打趣着说些闲话。
村里面平日里都会有些做小手艺活儿的匠儿们或者卖东西小商贩过来走街串巷的吆喝,除了卖豆腐、肉、西瓜之类吃食的,还有卖针头线脑的、小鸡小鸭的,另外就是这些磨剪刀的、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等等。
一般他们都会固定几个村每天固定点转悠,只要有活就放下家什儿忙活。
抓了小鸡回家,柳氏就吩咐秀瑶:“这**鸭鸭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