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好好的。
这也是秀瑶和秦大福的功劳。为了防雨,她建议编了大的草苫子。当初压场的时候,也特意留出一块高地来,用石头砌着,拿灰泥抹了。若是下雨,就把粮食堆在那上面,拿草苫子一盖,不怕底下浸水,非常方便安全。等天一好,地面干得快,场又宽敞,不过半天就晒得差不多。
然后忙活交租、还借粮,秀瑶家也没剩多少粮食。
老秦头就盘算大房的口粮肯定不够吃的,三婶一听就暗地里挑唆张氏,说秦大福肯定会想着从家里借粮食,吓得张氏让他们赶紧把粮食晒干,然后拿回家去收起来。结果人家柳氏也没管他们借粮,虽然今年秀瑶家粮食不多,不过有别的依仗,他们根本不慌。
柳氏不去借粮食,张氏又有点失落,如今大媳妇可是真的不看婆婆脸色了,分了家,吃喝干活人家自己安排,闹了一次,人家也不会再听话地搬回来,是彻底地脱离了她的掌控。而且柳氏那么一闹,从老秦头、张氏到二婶三婶,再也没有人敢当面跟她如何的,都是打心里的怕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五一快乐!
☆、173亲事何如
忙完了麦收,柳氏就让秦显继续去读书,反正种谷子也不是非用他,家里手足够的。她就是这样,一旦支持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