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藩阀集团与政党集团就一直各自拉拢一批追随者,对日本政府施加影响,在这种政局之下,日本的对外政策出现了分歧,以长州藩巨头山县有朋为代表的“陆进派”主张向朝鲜和中国扩张,执行大陆战略,以军事行动为主要扩张手段;而以宪政派代表人物西园寺公望为首的“海进派”则主张向海洋扩张,学习英国执行海洋战略,取得在中国沿海地区优势的同时向东南亚进军,以经济扩张为主,军事手段为辅,如果国际局势和国家实力允许,必要时可以采取武力手段驱逐东南亚的欧美势力。
因为战略目标的不同,两派的外交倾向也截然相反,“海进派”因为将战略目标锁定在东南亚,所以他们主张与俄国结盟,以满洲交换朝鲜,然后全力经营南方,兼顾中国沿海地区,但“陆进派”却坚持认为日本与俄国必须进行一场陆上战略决战,以此奠定在东北亚的战略优势,所以他们强烈反对与俄国结盟。
两派争斗了多年,最终一场日俄战争结束了争论,随着日本军队的获胜,“大陆战略”压服了“海洋战略”,日本政府开始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了东北亚地区,并于1907年制订了《帝国国防方针》和《帝国军队之用兵纲领》,正式确立了“陆主海从”的战略思想,将朝鲜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