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东南实业界的实力进一步增强,组成东南实业界的那些清末立宪派的乡绅们也多少转变了些心思。毕竟他们中不少人都有着地方议员的身份,中国几千年来的官本位让商人一旦有了钱,除了想要更多的钱外,还想在政治上走远一些。他们渴望利用手里的巨大资本损取更多更长远的利益。
中枢政府这几年跟国内实业界之间的矛盾并不少,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第一个国家五年工业计划’。根据1915年这一规划出台时政府的宏观预测,到19年底的五年间。政府每年将拨发财政拨款不低于两亿元用于发展一些大型、重型工业。但是这块巨大的蛋糕,国内实业界却很少吃到。原因无它,以来政府投资的数额巨大,一般实业家没有那个能力参股;二来涉及到大量的军事工业跟国防工业,在是否向民间资本开放问题上,现在内阁各部之间的争议不断。
有汉冶萍的前例在前,任谁也不敢再让民间资本参股这种事关国本的国防军事工业。要知道当年日本人可是花钱从中国的那些参股商人手里购买了不少汉冶萍的股份,再加上盛宣怀的贷款,最终使得这家亚洲最大的钢铁托拉斯成为了日本人侵华的工具之一。
一五计划中,东南沿海地区得到的工业规划项目只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