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还没有收完,马副县长就进村了。
每年夏收,县上都会有领导下来视察,有时是正县长,有时是副县长。
只要有领导下乡村视察,镇长都会带到我们村,因为我们村有的看,还吃得好。
领导视察,因为职位的不同,其关注点往往也不一样。主管农牧业的往往要看田里的庄稼,猪圈里的猪;主管工业的一定要去村里的企业走一走,主管文化旅游则要瞧一瞧名胜古迹。
很不幸,这三样我们村都有,而且最好。
我们村的土地是镇上最多的,平整而肥沃。又因紧邻“渭惠渠”,绝对的旱涝不愁,年年丰收,所以也是最好的,即使放在县里也是首屈一指。
二叔的砖厂是在县砖厂的基础上改制来的,无论从技术设备还是建厂历史,都在全县排第一。
近五年,在二叔的扶持下,村里的后生又先后开办了织布厂、面粉厂、楼板厂、榨油厂等,虽然规模不大,但效益好得让人眼红。
另外,村里还有镇上唯一的一处名胜古迹——传薪楼。
公元1800年前,东汉大儒马融在此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留下了绛帐传薪的旷世传奇。其学生有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卢植,大学问家、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