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困在这古墓里已经三天两夜了。
他是一名普通的盗墓贼,今年27岁,上海人,今年7月份游历到咸阳永寿县的一条深沟时,意外地发现了这座古墓,便一头扎了进来。
这是一座唐中期的小型古墓,周围十几个新旧不一的盗洞预示着它已经被光顾了许多次。在古老而富饶的渭北平原,这种情形很常见。
然而,当他抱着参观学习的目的进入这座古墓时,惊异地发现,这十几个盗洞都通向了同一个地方,一堵石墙脚下。
石墙到底有多厚,弄不清楚。从遗留的痕迹来看,曾有盗墓同行分别在几处往里凿过,却都没有凿穿,而最深的凿洞已超过两米。
石墙到底有多大,也弄不清楚。那些前辈分别向上下左右掘进了十几米,都没有摸到石墙的边际。
莫不是一座假墓?
假墓,又称虚墓、疑冢,是古人一种反盗墓方式,即虚设坟墓、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
三国奸雄曹操生性多疑,传说其死后设置“疑冢”多至72处,有的“疑冢”甚至是设置于水中。
宋代诗人俞应符对曹操的这种行径甚为不齿,他在《七十二座疑冢》一诗中,以厌恶的口气写道:
生前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