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县捐银的多少全由王亶望一人说了算,旁人无权过问。外省捐生全部到省城兰州报捐,省内各州县也在兰州向报捐之人办理捐监手续,颁发监生执照。各州县领回的折色银两,也没有用来买粮补还仓库。放赈时,王亶望从未亲往灾区察看,各地的受灾分数均由他一口决议,放赈时也不派官员监视。即使事后盘查,各州县具文申报,道府按季出结,也全是弄虚作假、虚应了事。
福宁的交代有力地指证了王亶望是私收折色的始作俑者,并不是如王所供称的那样是其下属所为。不过福宁所知有限,具体到王亶望是如何用冒赈开销情弊一节,也无法提供更多的线索,只是说甘肃省各地方报灾数目全部由布政使司决定,如果要了解更多,只能去查阅王亶望任内时各属报捐实收及开销赈粮的原始账簿。
福宁走后,阿桂与李侍尧又提讯了巩昌府知府宗开煌。乾隆四十一年(1776)时,宗开煌任安西知府,安西下辖敦煌、玉门两县,正是所谓的“赈灾重地”。他供称说:“我任内敦煌、玉门两县册结时,因王亶望要求,不得不在省城出具假结。”
得到福宁和宗开煌的供词后,阿桂与李侍尧相视而笑。至此,甘肃捐监冒赈案已经浮现出冰山一角,王亶望和王廷赞的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