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系统化的军事制度,这些军事制度说白了也是一些前人总结的文字经验罢了。
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军事总结的经验,比如孙子兵法等,但一来这些兵法晦涩难懂,二来世易时移,古代兵法在练兵列阵方面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唯有行军作战还有借鉴可言,但在这时代的中国,最缺的不是行军作战的谋略,而是刻板实用的近代练兵法、先进的武器以及近代的军事激励制度。
说白了,那种很会随机应变的聪明将军是很少见的,也不容易学,而利用近现代军事制度去练兵操兵,却是大多数人能学会的。
只要自己功夫硬,也就是把兵练好,把武器准备好,来个一力降十会,那任凭你怎么随机应变,只要硬碰硬打不过我,早晚你还是个败。
很显然,李永吉的这三点说明,就等于是直接给了王三武等人一支近代化军队最需要的理论支持,是后世对这个时代军事制度跟理论的经验总结。不客气的说,李永吉拿出来的这三点说明,特别是那两本小册子,就算在英法列强那里,也是类似于神功秘籍一样的神器。
有了这些,再配合李永吉弄来的新武器,李永吉相信,至少在清国的地面上,同样人数的军队他可以稳吃,三倍的敌人可以稳赢,五倍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