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价,再挑三拣四,我可就提价了!”
“这倒也是,不过我不是说这刀不好,而是我们实在手头不宽裕,不可能大批量的买这种刀。”
李明成知道在这个问题是不好乱说,毕竟李永吉说的是事实,精钢制品在此时的中国本来就很贵,此时连清军普遍用的腰刀,大多数也都是铸铁的,能在刀刃上用点精钢就不错了。
事实上,那种3两银子一把的菜刀,也不过是在刀刃上加了点精钢,也不是全部精钢的,真那样,就亏死了,李永吉这种全部精钢的大砍刀,要价15两银子是一点不贵,而且还便宜了。当然,在李明成看来,这种全部精钢的刀完全不必要,只在刀刃弄点类似的精钢就足够了。
但李明成却不知道,这种大批量的工业货色本来就便宜的要命,李永吉要15两银子纯粹是坑他呢。这种刀的出厂价在现代社会不过200元,按照3.3元一克银子,一两银子37克的算法,一把刀的成本还不到2两银子,李永吉在这里卖15两,那是翻了7倍的价。实际上,这种刀贵就贵在人工、电费还有运输物流等方面,如果只是把现代的钢锭跟设备弄到这里来打制,不追求样子,价格起码再便宜一半。
“如果你觉得这种刀太贵,也可以先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