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在没有更好的通信设备之前,人数越多,反而越容易混乱,这个时候的统帅最重要的不是看你有多勇悍,而是看你会不会做人,能不能协调好各个将领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互相配合好。
如果配合好了,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力量,但如果配合不好,反而还不如一个精悍的小团队能打。
古往今来多少以少胜多的战例,大多都是精锐的小团队战胜庞大的大团体,原因就在于大团队没法发挥自己的力量,人多反而造成自己的混乱,让敌人有机可乘。
所以,早在僧格林沁带兵出战之前,奕?就分析过这支大军会败,结局也果然如此。
但是,僧格林沁失败之后,情况又不同了,那时候的奕?认为,虽然大清国更加危险,但危机也意味着机会,在外部的压力下,只要大家上下一心,那么满人依旧有机会,至少可以在京津地区挡住精武军,做到跟对方的相持。
这不是不可能,要知道,在北京就有过百万的八旗子弟,天津也有差不多的人数,只要把这些人武装起来,再有俄国人帮忙,跟远道而来的精武军打几场依托城市的保卫战,就算胜不了,起码也可以维持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皇帝必须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