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还掌握朝廷大义,后劲十足,时间拖的越久,对朝廷就越有利。
所以,当年的太平军如果不贪图享受的打江南,而是趁势北上,先打更穷困,也更有造反精神的河南河北跟山东,然后锐意进取,全力北伐的话,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说不定就能打败清廷,拿下北京城,进而夺得天下。
要知道,这还不是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兴盛的时代,至少中国还没有强烈的国家主义跟民族主义,而且这种争夺天下的内部斗争也不像外敌入侵,会激励起整个民族同仇敌忾的心思。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把拥护统治阶层的少数军队打败,或者拥有跟对方掰腕子的力量,那天下大多数势力就会坐山观虎斗,所谓的民族性在这种夺天下的名义下,往往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出。
就好比但年元朝灭宋,再好比当年的满清灭明,其实都说明了这个道理,那就是在民族主义彻底被激发之前,一旦你打着夺取天下的旗号,那性质往往就不同,就算是不一个民族的,只要能打败统治阶级的军队,也可以坐拥整个天下。
现在的李永吉也是一样,他之所以北伐这么顺利,就是因为他提前在淮安一带把清军主力给打败了,然后清廷的威望一落千丈,中国各地都开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