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做主把歌唱。
很显然,这个机会其实很多,因为根据新下发的官职对照表以及官员晋升体系,新生的中华帝国看来也有不少官员实缺,只不过是秉承一种宁缺毋滥的姿态而已。
换言之,中华帝国的官员坑位其实很多,只不过以前知识分子大都不乐意加入这个体系。再加上这些坑位的要求比较高,除了少数的幸运儿是直接推荐当官,其他全部都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这个体系。而要是通不过考试呢,中华帝国宁可让这个官位空着,也坚决不随便找人填补空缺。
最后,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决定重新学习,然后成功考试,毕竟就像他们很多人说的那样,一朝天子一朝臣。时代变了,朝代鼎革了。他们也要跟着变,如果不变,就只能成为历史尘埃。
对于知识分子的适应能力,那是一点也不可忽视的。想当年满清灭亡明朝。知识分子都能立马留辫子拍马屁,现在好歹也是汉人当权,心理抵触更低,所以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决定跟随新朝的旨意办事。
毕竟相比其他考评来说,通过考试当官,还算公平,再说也没有脱离科举,身份也依旧很高,比如高中生就可以被称之为大人。所以他们多少还算能接受的了。
比起知识分子的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