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但因为功能的强大,如今依旧没有脱敏,依旧是属于严格管制的东西,保密级别也相当高,所以能一下子出现这么多使用计算器的人,绝对是内务府高调介入了。
事实上,如今的局面如果要做个类比的话,内务府更像是李永吉个人全权所有的私人公司,内务府的人则是他这个私人公司的私人雇员;中华帝国的国务院,则是李永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这里面李永吉是董事长,其他人则可以进来分润利润;至于那些打着皇亲旗号的所谓皇产,则是依附李永吉私人企业生存的下游企业。
在这其中,皇产虽然顶了一个皇字,但实际上这些产业的利润并没有进李永吉的个人腰包,他们只是一些服务性下游产业罢了,而因为历史原因,他们也没有向国家缴税的义务,所以他们也是一群有利于国家之外的特权阶级。
可以这么说,内务府的产业也好,皇产也罢,他们都是不用向国库缴税的特权产业,区别只在于,内务府控制的产业的老板是皇帝,是整个国家的董事长,而那些皇产的老板么,则不是皇帝,他们只是跟皇帝沾亲带故,并为内务府的产业服务的下游产业而已。
由于李永吉掌握了时空交易系统,所出的货物很多都是从现代社会弄来的高技术含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