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欧洲人对东方热的向往,则更加的实在,也更加的明确。
也正因为此时的欧洲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加上交通工具与贸易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彼此的交流更加密切,这反而刺激了欧洲的消费,对中国产品的渴求度是年年递增。
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因为底子太薄,所以各种稀缺物资的产量一直不高,就算全做出口,也不可能满足欧洲,更何况李永吉还要优先保证国内的需求。
可以这么说,在李永吉的计划里面,像优质绸缎、高档瓷器、香水、雪花膏、铝制餐具、人造珠宝等类似奢侈品的产品,李永吉总是大批量的出口,以此赚取巨额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属于典型的出口型物资,本国的供应则相当稀少,很多东西甚至可以说是一点也不内销,全部走出口。
而像钢铁、药物、水泥等社会刚需物资,李永吉则是优先满足国内需求,至少留三分之二的产量给国内,只留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给国外。
另外,为了给中国人优惠,李永吉还实行了出口价跟国内价不同的政策,也就是说,在国内卖的时候,价格相当优惠,只有出口价的十几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原本,这是李永吉给国人的一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