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之后,撒腿就往家里跑。
“崩爆花的来了!”
爆花是这里的土话,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爆米花。这东西在我国也算的上是历史悠久了吧。
据考证,最早的爆米花出现在宋代,用的是糯米。只不过那时的名字不叫爆花,也不叫爆米花,而是叫孛娄。
宋代诗人范成大就在诗中有过描述,孛娄可能是地方音译的。在宋代,上元节。吴中各地有爆米花的习俗。
而在当时人们爆米花的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为了吃,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一个很奇葩的理由——占卜。
人们通过爆米花,来占卜来年的吉凶,姑娘们通过爆米花,问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占卜时,爆米花爆的越多,则越吉利。
到了明代,这种通过爆米花占卜的风气更加流行。一位诗人在他的诗文中描述了正月十三爆米花的热闹场景。
东入吴门十万户,家家爆花卜年花。就锅抛下黄色粟。转手返城白玉花。
清代时爆米花占卜仍然流行,同时,爆米花还被当成一种原料入菜了!据说是做馅料的,就是不知道做好之后会是什么味道?
王勇印象中的崩爆米花就是一个黑黑的锅,上头有一个可以拧紧的盖子,后面有把手可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