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或多或少都要奉行国策,以彰显对朝廷的忠心, 他们哪个家里不是良田成千上万倾?划上十亩百亩,选几个懂农桑的,种成功了, 名利双收,就算不成功,也不影响什么, 百利而无一害。”
“而且,我听说有许多达官贵人,大量领取朝廷发放的新种,谎、瞒报新种种植的数量,和官府同流合污,贪墨“减免部分田亩税”的银钱,从中获利……”
“……”
韶懿郡主试种番薯,辽东一带确实有不少百姓,享受到了番薯带来的高产,胞腹的多种好处,这是不争的事实。
百姓们都很实在, 谁让他们吃饱了饭,就认为谁是好的。
一味的去否认韶懿郡主的功德, 并不可取。
而这一番话,则是险恶至极, 通过朝廷对新种的推行国策, 来【弱化】韶懿郡主试种番薯的【功劳】,把韶懿郡主试种番薯的行为,扣上了【徒有虚表】的【功利】行为,将这利国利民的行为,定性成了【应付】朝廷国策。
不提种植过程之中的种种困难,故意点出韶懿郡主是【达官贵人】,家有良田【成千上万亩】。
试种田【不需要】韶懿郡主自己种,她就是动动【嘴巴子】,雇几个百姓【帮她】种的事。
试种成功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