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咱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这一次出去,有一趟货已经悄悄上岸,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您要是愿意,我们不妨合作,成立一个新的商号,专做一些特有的生意。”说着话,陈燮从背袋里拿出一个梳妆盒子,一个纸盒。
张瑶没着急表态,而是招呼门口的水根:“去,请太太来一趟。”回头才对陈燮道:“家里的买卖,都是你婶子在管。为叔就是个甩手掌柜。”
陈燮道:“您跟不敢妄自菲薄,没有您这颗大树在,张家这点产业,不早叫人吞的骨头都不剩了。”张瑶知道这是大实话,明朝的士绅们都什么德行,他可是太清楚了。
“这话在家里说说就算了,不要出去乱说。”张瑶没生气,反而对陈燮表现出来的这种对社会的清醒认识表示满意,一脸的笑容。没错,张瑶要是没个进士功名,要不是做官的出身,张家的产业不可能膨胀的如此之快。短短几十年,从当年的几百亩小地主变成现在的数千亩,还有城里的商铺,甚至还有几艘跑日本、朝鲜、东江镇的船。
周氏来的很快,进门时看见陈燮便笑道:“你这孩子,一出去就是大半月,你叔都担心死了。这次回来,就不要乱跑了,安心搁家里呆着,回头也好带你去相亲。”
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