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队,滑膛炮则主要打对手的进攻部队。
这么安排,主要是因为线膛炮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能发射霰弹。在没有造出榴弹之前,霰弹是炮兵对付集群冲锋的最佳利器。上一次战斗中的滦州之战,后金军队伤亡的三成是霰弹造成的。为此,陈燮才加大了滑膛炮的数量,这样远、中、近距离都照顾到了。
一个营12门炮,加上1000多条线膛枪,200掷弹兵,随便弄一道铁丝网,别说明军了,就算是后金,一比五的战斗,陈燮都有信心打的赢。现在唯一的漏洞,就是雨雪天气的战斗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惜陈燮的明朝作坊,还造不出硝酸、盐酸、硫酸,就不要说雷、汞了。没有雷、汞,就没有火帽。没有火帽,就不谈后装步枪。打完这一仗,陈燮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入手了,至少要搞一个简陋的生产工艺出来,现代资料,自己亲自抓。先弄出三酸两碱,整出火帽再说。这个过程,陈燮也不求快,有个三年时间能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做到登州营自给自足就满足了。
这个时候就看出水泥路的好来了,大军行军在硬路面上,速度丝毫不受任何影响。不像以前,雨雪天气行军,叫一个受罪。
部队不到半个小时就进城完毕,列队于军营之内,即便是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