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利益角度,为了滁州这俩文官得罪了陈燮真不合算。看看这俩眼巴巴的看着他,杨廷麟看看一脸淡然的卢象升。朝两位同仁开口:“奏报一事,还是等登州营总兵陈思华来了再谈吧,现在先收拾残局,安顿百姓要紧。”
这话给两位滁州官员惊着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要陈燮的名声,在文官中可不怎么地。就算他救了滁州,这俩文官心里就算感激他,也得跟他保持距离。这是阶级立场的问题,一都不带虚假的。杨廷麟这话,可是明显的偏向了陈燮。他们如何不惊?
“卢督师。这个……。”李觉斯还抱着一的希望,看看卢象升的意思。
“如实上奏吧!”卢象升更干脆,一句话就把事情定下了。对此,其他三位文臣在心里摇头。如实上奏。这就是把陈燮的登州营摆在首功的位置了。尽管心里不愿意。架不住卢象升是总理江北、五省督师,他的官最大,最后的奏折自然是要过他的一关。
调子定下来了。其他三位文臣开始挖空心思,琢磨着怎么尽量淡化陈燮的功劳,强调一下其他人的功劳。就是在文字上做手脚,也不隐瞒陈燮的功劳,就是在笔墨上有侧重。
看看三人的表情,卢象升心里明白,杨廷麟的意思就是不得罪陈燮,也不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