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啃的赤地千里,一边是人力战胜了天灾。所以呢,宋光兰这些人在写奏折的时候,就强调了蝗灾是自然之力。非天意。要是天意,我们怎么干的过?所以呢,皇帝肯定没失德。山东的灾情能控制,那是地方官得力。河南的灾情没控制住,那跟山东就没关系了。
这就是所谓的政治正确,半个大明在闹旱灾,河南、山东又来蝗灾,朱由检焦头烂额的时候,这份奏折可谓久旱逢甘霖。有了下台阶的朱由检,借题发挥。直接给著名嘴炮河南巡抚王家祯拿下了。这货真是好玩。上任之后先上奏,我本事有限,你让我干总督我肯定玩不转,给个巡抚干干吧。朱由检还算够意思。给他个河南巡抚。
旱灾、蝗灾。这些都不说了。现在最要紧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张献忠等巨寇在湖广、陕西、河南、江北这四个地方,来回的溜达乱窜。搞的官兵疲于应付。要不是登州营出马。一路去了安庆,一路坐镇凤阳,张献忠这些家伙,就敢惦记过江。
说一千道一万,还得先灭了流寇。几个省的兵马,需要一个总督。于是,一个叫熊文灿的倒霉蛋被选中了。实际上熊文灿有点自己找死的意思,这货是靠招抚起家的,在福建招抚了郑芝龙,然后郑芝龙比较能干,灭了刘香等一批海盗,打败了荷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