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是两个概念,一个国家很大,问题很多,发现了问题提出来,这事情好办。但是要去解决这么问题,那就太复杂了。牵一发动全身!这可不是科举改良,在年龄和考试内容上动刀子,虽然闹腾的也不小,实际上没伤及现任官员的利益,不会出太大的乱子。
大明那么多军队,打仗不行,兵变都拿手的很。而且这个兵变,一直都是很好用的一招。没粮饷,兵变,待遇不好,兵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孔有德的吴桥兵变了。就是因为受了气,一怒之下就祸害了半个山东。
如何去限制军队,这是文臣们素来最关心的事情。压制武人,限制武人,是每个文臣视为己任的事情。除了陈燮这种没法压制的特例,大明朝的武将,说到真正意义上的失控,那的到南明弘光之后了,因为借助四镇之力登基,南明朝对江北四镇就不存在什么控制力度了。加上一个左良玉,整个南明大一点的军事集团,没一个听朝廷招呼的。这就是藩镇!比起关宁军的性质还严重,毕竟关宁军还是听调遣入关打仗的,而且还算卖力气。
还有一个问题,这个话题谁来谈都不合适,只有陈燮来谈,才不会引起太大的误会。客观的说,谁都没指望陈燮主动提这个问题,也得罪不起他。但是站在陈燮的立场看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