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耽误了。如果像本土这样,搞什么分权制衡,整天忙着吵架,殖民地还怎么在生存中求发展?一个总督的任期最多五年,不就是防患于未然之策么?”
陈子龙欲言又止,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说。陈燮也没法子跟他说仔细了,这时代就这个情况,殖民地这个东西先占了再说。等到没有殖民地可占了,那就去抢。陈燮都不知道自己能在这个时空还能呆多久呢,本土制度上的一些改革本身,推动的过程就够费劲了。
还是那句话,量变引起质变,以联盟现在的发展速度,大明朝廷的内阁那帮人,还有那种制度,怎么都玩不好资本主义。联盟发展的越快,对大明本土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到时候就算朝廷不想变革,外部资本力量加上内部资本力量,都会联合起来,推着大明朝前走。
至于那个制度更好的问题,陈燮根本就不关心,只要有个制度比大明的君主集权制度好就ok了,趁着自己还能留在这个时空,抓紧多抢一点地盘才是正经。
看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陈子龙,陈燮指着桌面上的一份报告:“从欧洲送回来的急报,张广德认为,欧洲现在的情况非常微妙,处在一个变革期。为此,他制定了一个长期计划,希望得到本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