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的时候,一旦出现了误诊,轻则延误治疗,让小病变成大病;重则耽误性命,让本可以活下来的患者一命呜呼。无论是从个人的良心出发,还是从医生本人的安危考虑,这种情况都是能免则免,最好永远也不要发生。
药医不死病,对症下药但是没能治好,那是没办法的事情;可误诊就属于庸医害人,很有可能被愤怒的病人家属给砍死一九州世界很多地方都民风彪悍,这种事情常常发生。
所以这部《青衣记》不仅对病人大大有利,对医生也一样大大有利,当真是功在千秋、泽被苍生!
此时人间旱灾已经颇为显著,大灾之年生病的人自然比平时更多,所以对医生和医书的需求自然也远比平时更多。刊行不过几个月,这部医书就已经流传天下,而且更被天下医者奉为经典,给它取了一个《吴氏医典》的别名。
然而这一切,已经和那位将晚年全部心血都用来编纂医典的老人没有关系了。
大楚天佑二十六年春天,昭阳郡的天气依然很冷,寒冬的气息尚未散去,地上依然还是一片枯黄,唯有河边树枝上那些新冒的嫩芽透出了一丝生命的气息。
吴侯陵墓前的墓碑上,除了左侧的“先妣”字样,又多了右侧的“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