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有千里眼镜片的反光。观察哨们不停地探查着帖木儿战阵的部署,流水般将最新情报送抵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大厅中,一个巨大的沙盘铺在当中,上面塑起周边百里的地形,遍插着各色旗帜。
在棱堡外,三个方向上插着三十面黑旗,每面代表五千人,这是帖木儿部落的攻击部队。两翼大约各有三万,中军是九万。
而在当中的棱堡模型中,十面小红旗表示了西莱族的全部兵力。
五千水军留在战船上。为了防备帖木儿骑兵的火箭攻击,战船在离开港口五海里外停泊。
部署在斜堤背后的只有五个千人队。作为第一道城墙,斜堤只有数米高,但是配合着第一道战壕,却能有效地降低敌军冲锋的速度,同时将大型的工程器械拒之门外。
由先锋统领卓礼合的五千前军,全体藏在斜堤背后的暗道中。他们并不会参加第一轮攻击。
真正的攻击主力,是部署在第二道城墙上的一万弓弩兵。在第二道战壕后,则是准备轮换的第二梯队一万人。
至于其余两万人,在棱堡中心的中军待命。
三倍多的敌军并没有让西莱族惊慌失措,经过演练,战士们对于棱堡的防御力有充分的信心。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