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董威就再也不碰经文了。商丘县里赫赫有名的董家就此树倒猢狲散,官府再往下面派捐,谁还敢不从呢?
董威安葬了病死狱中的父亲后,带着老母、妻儿和还未成人的弟弟一无所有的离开了商丘,离开了归德。没有人知道这个风流倜傥的董公子是去投靠陈汉了,而且不是当文官,而是骑马打仗的厮杀汉。
董威文武双全,能弓马,会经文,他的人生目标从来不是张廷玉、刘统勋,而是年大将军年羹尧。书生统兵,争胜沙场,扬名天下,那是多么的快意人生?对于出身富贵,从生下来就锦衣玉食,从来没有过过苦日子的董威来说,这可比当文官更具有吸引力了。
他投靠复汉军,依着自己举人的身份,只要在干部学校混上几个月,出来不做知县也是六七品的佐官。可董威硬是投到了当时还是骑兵营的军队里。他学历确实是很高,弓马也真的不错,但没有战功董威最多也只是当班排长。
政府里至少六七品佐官起步,骑兵部队厮混了大半年却还是一排长,两个不同的人生优差是很明显的。董威却从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吁吁……”
一阵勒马的声音在德胜河边响起,一红一白,两支队伍隔着安溪石桥对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