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和古里耶夫要塞在手,中国人即使能渡过乌拉尔河,进到西岸地区,却难以立住脚跟。
鲁缅采夫所要面对的就是西西伯利亚,不需要额外关心哈萨克草原。当事情到了危急时刻,他会继续向西撤退,把部队一边撤往奥伦堡,一边撤进乌拉尔山,拉长中国人的后勤补给线,然后他会向圣彼得堡提出要求,请求向东线继续派遣大规模的哥萨克骑兵,搅乱敌人的后勤补给,切断他们的运输线,最后以达到将战线稳定下的效果。
而再以后,鲁缅采夫虽然是一个很出色的统帅,他却也不能继续预料到下一步了。
那只能看波将金、苏沃洛夫他们在奥斯曼战场打的怎么样了。或许,俄罗斯还需要将丹麦牵扯进战争里来,以对付俄国人在西线的敌人瑞典。
但不管怎么说,鲁缅采夫的‘战略’已经被早早的敲定了。那就是边打边撤,拉长中国进攻部队的进攻线和补给线,让他们自己越打越没劲,越打越打不动,最终形成战势僵持。
如果他的这个算盘此刻全部展现到陈鸣的眼前,陈鸣肯定会给他起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以空间换时间。就像原时空中的八年抗倭,或者就老毛子本身的历史而言,就在二十多年后的1812卫国战争。那可不就是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