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的斑块沉积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关系非常密切。许多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研发也直接以β-分泌酶或γ-分泌酶作为靶点。”
“参与β-分泌酶或γ-分泌酶靶点药物研发的企业众多,进入III期的也不少,如β-分泌酶抑制剂有默沙东Verubecestat、礼来Lanabecestat、渤健(Biogen)Elenbecestat、强生Atabecestat、诺华CNP520(Umibecestat),γ-分泌酶抑制有Myriad的Tarenflurbil、礼来Semagacestat。”
“然而,无论是默沙东、强生、诺华的β-分泌酶抑制剂,还是礼来、Myriad的γ-分泌酶抑制剂均以失败告终。这不是以β-淀粉样蛋白为靶向的第一次失败,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失败。”
“尽管阿尔兹海默新药全军覆没,但每一点学术上的研究进展都将为后续药物开发奠定基础,所以我们无需杞人忧天,更不用怀疑方向的选择。对于γ-分泌酶不同位点的选择差异,也会导致后续临床开发结果迥异。”
“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新的蛋白质靶点,改进或者合成新的γ-分泌酶抑制剂分子结构,让其更加契合靶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