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古至今,在华夏大地上发生的战争,陆战是绝对的主力,水战的比例很小。因为华夏民族是从北方黄河流域开始发展,然后逐步向南扩张,直至将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纳入进来,形成大一统的国家。而北方不像南方有那么多水系,所以战争是以陆地为主。华夏大地的战争可以追溯到上古三皇时期,而水战则是在春秋末吴楚、吴越这几个南方大国之间的战争才有记载。
华夏历史的重心,一直都在北方,所以战争也多是在北方发生,冷兵器时代,水战只是陆战的附庸,直到从孙吴集团开始,东晋、南朝连续不断的对江南的开发,才逐渐使华夏的经济重心南移,水军的重要性才逐渐增加,但和陆军相比,依旧是天壤之别。
三国时代也是华夏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场水战,是曹操与孙刘联盟之间的赤壁之战,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一场大火,真正的厮杀也多是在陆上发生。
而兵法上的一些用语,就是这种关系的直接体现,比如背水一战、半渡而击……为什么会有这种兵法谋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渡江太过艰难,比三国更晚一些的淝水之战,投鞭断流的苻坚为什么会答应敌人后撤放其渡河的要求,不就是因为北方士兵不善水战而且百万大军渡河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