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除战死的士卒以及接受整编的骑兵部队,草原上的实际人口已经不足十万之数。
神眷府地广人稀,畜牧业就是其生命线。将牧民集中到城中,就是要结束牧民零散、粗放式的放牧,转而组建大型的牧场和农场,进行集体放牧。
其二,建设城墙。
未来的神眷府,将由草原各族与汉人杂居,各族共存。建立城池的前提,就是建设一道坚固的城墙。
如此,才能将汉人先进的农耕文明,融入到草原的游牧文明当中。
草原上既没有木材,也没有石材,对建设城墙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好在草原不缺红土,有足够的条件建立大型的砖窑。
神眷府一城二县的城墙,都将以土城墙为主,外面再砌一层青砖。
城内的建筑,同样以砖结构为主,同时兼顾草原各族特色。可以考虑,在城内划出一片区域,允许牧民建设蒙古包。
两种文明的交汇,也是未来神眷府的一大特色。
同样,也是对知府沈追的一大考验。
欧阳朔甚至提议,在草原各族当中,公开选拔德才兼备之士,在即将组建的府衙和县衙中,担任要职。
即便是即将迁居至山海城的贵族,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