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伤亡的问题。
也就是说,敌军有了火炮,已是立于不败之地。反观联军,似乎一下没了一丝胜算。
想清楚前因后果,颜良就更加憋屈。
在三国时期,颜良何尝打过这般窝囊的守城战。三国时期的攻城,哪一次不是用人命堆积起来的。
像这种仅凭一种优势兵器,就立于不败之地的情况,根本就不存在。面对眼下的战局,颜良有些无奈,一下没了法子。
颜良环顾四周,问道:“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诸位大将听了,面面相觑,再没有之前的激情和战意。他们不是傻瓜,颜良能看明白的,他们大致也能捋顺。
眼下的战况,想要破坏敌军火炮是不可能的了。
死守下去又不是办法。
为今之计只有撤兵了,否则的话,就得陪着宣武关殉葬。
问题是,在场的诸位将领,哪一个都清楚宣武关的重要性,一旦丢了宣武关,且不说面对城邦的制裁,就是他们各自的主公都饶不了他们。
因此,谁也不愿说出“撤军”这么一个敏感的词汇。
在场的都是人精,没人愿意背这个锅。
颜良见了,脾气就更加火爆,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