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有什么不对。
此时的行会跟成员之间是一个互相依存,各取所需的关系,两者之间没太大的利益纠葛,因为行会还没有开始盈利。
到了盖亚四年,行会已经度过了草创阶段,尤其是随着卫星城的开放,巨头行会开始盈利。
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是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普通成员的心态也已渐渐不再淡定,他们开始盯着行会的利润,想着自己能从中分到多少。
既然有了利益诉求,普通成员自然就不会再对行会高层的决策无动于衷。因此这个时候原始的决策机制就出现弊端,需要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否则的话,创业公司很难继续做大。
现实中的普遍做法是引入股份制改革,甚至是上市。而上市的基本要求,就是该公司要建立一整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跟财务制度。
现实中有专门的专业评估机构,对此进行评估。
不合格者,连上市的门槛都摸不到。
行会当然不用上市,但是股份制改革却是势在必行,这是保证全体成员利益最稳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反过来说,一旦改制成功,成员集体持股,就能对行会加深认同,将他们的个人利益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