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二十万大军,狼狈向东撤去。
经此一役,大周御林军减员接近一半,伤筋动骨。
鉴于粮草被毁,御林军损失惨重,大夏豹韬军又强势介入大晋战场,吴起在判断整个战场形势之后,认定已经无法攻灭大晋,请求撤军。
帝尘得报,无奈点头同意。
御林军的惨败让帝尘意识到,在大晋战场,大周军已经无法掌握主动权,再拖下去,甚至连主力部队都无法顺利回国。
军队是一国之支柱,也是帝尘手中最大的砝码,一旦军队损失惨重,动摇的将是一国之根本。
这个险,帝尘不敢冒。
尤其是在眼下这种波云诡谲的战争形势下。
但是在撤军之前,吴起还是组织了一波对烈焰军的强势围剿,再次干掉烈焰军近七万余人,这才心满意足地撤离战场。
吴起不愧是神将,目光不仅着眼于战场,还懂得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他深知,在大周无法攻灭大晋的情况下,大幅度削弱大晋军,也能变相起到保护大周的目的,让大晋无力发起对大周的复仇之战。
这样的战略眼光,是廉颇所欠缺的。
否则的话,在大夏禁卫军突围而去之后,廉颇就该率御林军离开峡谷,或是撤往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