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也不说,常言道,说多错多,做多罪多,无为就是大有所为,而这就是他们心中的中庸之道。为什么很多朝中官员,尤其是文官,他们终其一生,所处的官职都不算高,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们都是寂寂无名之辈,除了少数人知道他们之外,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的所谓的中庸之道。文正,是每一个文官都梦寐以求的谥号,可是,真正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也跟官员潜移默化的坚持‘中庸’有关。当然了,也不是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或者说所有的官员,都不想做事,不愿意做事,不敢做事,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少耿直的读书人,他们自然想做事,愿意做事,也敢做事儿,可是,往往这些人的下场都不算好。一来,不管是在长安当官,还是在地方上任职,都讲究一个方式方法,而所谓的方式方法,更多的还是来源于人情世故,很多读书人在初次当官的时候,因为满脑子都是圣人教诲,对于很多人的做法都看不惯。有的人会选择无视,有的人会直接当面指出,更有人会直接拿这些事情开刀,如果是前者,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你让对方好过了,对方自然也会让你好过,不敢说有大的作为,至少在表面上的功绩还是有的,至于说有多大,那就看情况了,如果是后两者,那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