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直接进入火器时代。
但现在,一个突兀的名词在苏摩的脑海里蹦了出来-
“苦味酸!”
作为大名鼎鼎的“黄色炸药”(TNP),也被称为“苦味酸炸药”。
它的成分是“三硝基苯酚”,经常性的被与诺贝尔的“安全炸药”,“TNT”搞混。
1771年,英国人皮特·沃尔夫合成出一种染料。
他将浓硫酸、硝酸和苯酚(可能是煤焦油粗酚精制或靛蓝,当时的人不知道苯酚)混合处理,获得了一种带有强烈苦味的,模样呈明黄色的结晶粉末,因此它被赋予了“苦味酸”的名称。
当时的人们只是拿苦味酸染衣服、做涂料而已。
在当时的染料界,三硝基苯酚的名字常常就是“黄色”,人们用了整整100年的苦味酸染布料,却从没想过如何把它弄炸。
1871年时,法国巴黎一家染料店的伙计遇到了难题,有个积压的黄色染料罐似乎锈死了,无论如何都拧不开,于是逼急的伙计们决定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开罐——砸!
而且还找来的锤匠是个80元的大铁锤。
这一下,锤匠牟足了力气,一锤子下去!
没想到罐子“轰”的一声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