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纵有千万种不好,至少愿意纳妃子……”
崔绎顿时哑口无言。
其实早在他刚登基的时候,满朝文武就开始口径一致地劝他广选秀女填充后宫,表面上是为了皇家子嗣兴旺着想,实际上不过是想找着机会把自家女儿往宫里送,千千万万分之一的机会讨好了崔绎,才能为朝堂上的父兄争得更多的利益。
劝谏的人中就有钟远山一个,最有说话分量的也只有他一个,他是崔绎的舅舅,敬宗皇帝和孝怜皇后——甚至端妃叶氏都已经死了,钟远山可算得上半个家长,他说的话,崔绎不好当面驳回,一直以“朕会考虑的”为借口搪塞,钟远山劝得多了,见他不愿意,也就不再说,回江州去做他的江州侯,京城的事就交给儿子去打理。
如果不是钟年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崔绎根本不会怀疑钟远山对自己的忠心,要知道这次兵变的功臣不胜枚举,钟远山并不是功劳最大的,却是封赏最厚的,大楚开国以来,只有太祖皇帝封过三位侯,侯爵一位世袭三代,除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更代表着皇家的信任与器重,侯爵家的千金入了宫,位份也会比同期入宫的秀女要高上不少。
人人都想做国丈,个个都想父凭女贵,即使有了长孙泰这个鲜活的例子,对国丈头衔趋之若鹜的人依然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