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法,就是遇到干旱,掘新葬墓冢,将尸体拖出,残其肢体。在民间,这种方法很普遍,特别是在明清年间,更是流传甚广,这种方法称为“打旱骨桩”或“焚旱魃”。
    我指了指那坐在地上悲痛欲绝的妇人,对村长说:“我观这妇人泣不成声的样子,很是值得同情,若是你们找错了对象,岂不让人心寒?”
    村长看了一眼坐上地上的妇人,叹了口气说:“先生不知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老公兴平的确是个旱魃,这事不会有错的,要不然我们也不会要去刨他的坟了。”
    我点点头,于是问他:“他老公的坟已有多少时日了?看妇人年纪也不过四十左右,他老公应当离去不会很久吧?”
    我这样问他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民间,有大部分的人们都认为旱魃是死后一百天内的死人所变。变为旱魃的死人尸体不腐烂,坟上不长草,坟头渗水,旱魃鬼会夜间往家里挑水。只有烧了旱魃,天才会下雨,北方一带乡村中烧旱魃习俗延续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只是没想到如今竟然也还有地方存在这个习俗。
    村长听完点点头说:“是的,他老公的确没死多久,到如今也不过两个余月吧!”
    我点点头,说:“那你们就差点犯大错了,这旱魃乃是由久不腐烂的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