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去时,外观洁白。表面平滑,很有点妍妙辉光的意思。
用手去感觉,柔韧性非常好。整个样子看上去很轻薄。想象中应该是易碎易坏的感觉,但实际的结果,出人意料的结实,明明已经那么薄了,还是得用手撕才能撕开。再试,用手使劲揉搓再展开,基本平展如初,回复性也不差。
最后试最关键的,弗瑞斯特拿了笔,小心翼翼的往上划。
徐铮忍不住道:“老师,质量感觉还不错,用不着那么小心。”
弗瑞斯特不禁失笑,对这个新东西,自己确实有点小心翼翼地患得患失,失去了平常心。当下用着平时的力量书写,只觉得笔尖流畅,手感顺滑,写出来字迹或是画出来的线条清晰分明,在洁白的颜色衬托下,美观大方,丝毫没有下渗的现象。要知道,羊皮处理得再好,由于结构的原因,下渗的情况怎么都避免不了。
这个根据徐铮的炼金创意做出来的纸,经弗瑞斯特判定,无论从外观,方便轻薄性,书写的手感,都要大大超越原来做为写画媒介的羊皮。整个制做的过程弗瑞斯特也全程参与了,深深明白它的价廉和大量人民制造的可行性。他可以毫不犹豫的肯定,当纸出现的那一天,就是全面替代昂贵的羊皮的那一天,经由这个东西,教育可以迅速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