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相印,功成名就。
    【文化常识】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称为“牺”,体全称为“牲”。古代祭祀多用三牲。三牲指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另外,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因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因为牛最珍贵,只有统治阶级吃得起,比较普遍的肉食是羊肉,所以美(美味)羞(馐)等字从羊,羹字从羔从美。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古代吃肉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炙,即烤肉;脍,即切细的鱼和肉;醢,即做成肉酱;脯,即干肉。
    【相关】
    范成大《田家》;叶圣陶《稻草人》
    【原文】
    3、《庭燎》:勤劳刻苦的蕴涵
    庭燎
    夜如何其(1)?夜未央(2),庭燎之光(3)。君子至止,鸾声将将(4)。
    夜如何其?夜未艾(5),庭燎晣晣(6)。君子至止,鸾声哕哕(7)。
    夜如何其?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