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中枢部门转正,前途也算通畅。
文炎敬作为二甲中一人,就被分派到工部。这还是靠着他恩师盛纮的庇佑,上下运作,才能得到这一肥差。
顺带说一句,盛纮如今这些年来,靠着他在官场上的八面玲珑,也从最初的六品官升到了正五品。
进士们中最后剩下的,就只能被分配到各府各县,做个属官。
所谓属官,就是二把手和三把手,基本没有决策权,只能辅佐正印官行事。
从此往后捧着卵子,一步一步往上爬,不知多久才能爬回汴京为官。
像新科进士最后一名的吴悼,就被分配到衢州府做了个推官,从此宦海沉浮,必定是要受尽磨难。
当然,他们比起那些举人官还是强多了。那些举人出身的官们,授官只是从九品,可以说是从整个官僚体系的最低端往上爬。
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而且这些举人官的升迁之路上,还有一层看不见的天花板。如果没有什么大变故,他们到老死也只能止步在四五品的官职,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二品的阁部大员。
比起他们,盛长桢可就幸运多了。
朝廷之所以要把他们前三甲都安排进翰林院,就是因为翰林院是为国储才的地方,是天下最顶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