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口中,真学到了什么儒学真谛,那就是开玩笑了。
但从儒家在秦末、在楚汉,以及如今汉室所经历的不同遭遇,刘盈对于这个学派的未来,有了相当明确的规划。
——儒家的好坏,根本无法下定论!
就说如今,尚还存在于天下的儒家四经,即《诗经》《仪礼》《春秋》《周易》来说,合在一起,本都是儒家文化的瑰宝。
但具体到人,尤其是那些专精于某一部分的儒生,‘专修一经’所产生的效果,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就说最具代表性的《诗》《礼》二经,学这两经出来的学生,精神面貌都是完全不同,根本不想同一门派!
正所谓:诗三百,思无邪。
治《诗》的儒家学子,张口闭口不是家国大义,就是华夷之辩!
弘扬的,不是开化外蛮,就是教化黔首!
反观治《礼》的学子,三口不离一句‘上下尊卑,纲常有序’。
表面看上去,二者所弘扬的价值观,似乎并不冲突;但稍往深处一挖,就不难发现:这两个派系出来的世子,其三观几乎是截然相反!
学《诗》出身的士子,讲究的是开化,是广收门徒以开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