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抢先开口的那糙汉,便开始侃侃而谈。
“似是言商纣之时,有贤者三人,其中一人名曰:胥余,为世人敬称以箕子之名。”
“后商纣失宗庙,武王立周,颇惜胥余之才,遂赦其罪;”
“然胥余此人,乃仗义守节之士,纵得武王宽恕,亦豪言:身殷商之臣,断不食姬周之粟!”
神情敬佩的一语,顿时惹得茶馆内的众人一阵唏嘘感叹起来,借着糙汉抿茶的功夫,争相表达起了对箕子胥余的敬佩。
“耻食周粟?”
“——此非伯夷、叔齐之故事?”
伯夷、叔齐两位殷商宗室,在武王灭商之后‘耻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无疑是当今天下最能佐证‘忠于君主、忠于社稷’的往事。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天下百姓,就算不知道刘邦是谁,刘盈算哪根葱,甚至还不知道如今已是刘汉十三年,也绝对不可能没听说过伯夷、叔齐二人的鼎鼎大名!
盖因为伯夷、叔齐二人对如今的汉室天下,乃至于华夏文明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几十年后牧羊北海的苏武,甚至更胜一筹!
就连被后世人尊为‘孔圣’的孔仲尼,都曾在《论语》